发布时间:2025-05-14 点此:930次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张雨薇
五月五,过端午,粽叶青,糯米香;挂菖蒲,带香包……”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共同的风俗,如:包粽子、缝香包、挂艾叶等。这些活动都合适小学生来展开,既能训练和展开学生的着手才能,又能增进对我国传统文明的了解和爱好。为了宏扬传统文明,让孩子们感触传统节日端午节的风俗,2023年6月21日,海宁市斜桥镇中心小学展开了“浓浓端午情,“粽”乐满学校”主题活动。活动首要分为“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演端午”、“晒香袋”、“品味粽子”等环节,让孩子们经过视频观看,亲自体会,进一步了解了端午节。
晒香袋,知传统
端午佳节,艾草飘香。从古至今,端午节素有挂菖蒲、艾叶,佩带香包的风俗,涵义辟邪驱虫。活动中,班主任周教师首要介绍了端午节的风俗以及端午节制造香包的由来,让我们在活动中了解端午节的民俗文明。
随后,我们在艾草的阵阵幽香中开端制造香包。花布、彩绳、针线、小珠子、挂饰配件等资料一应俱全,我们神态专心地一针一线缝制着端午节香包。渐渐的,桌子上的制品香包越来越多,粉红的、碧绿的、天蓝的、金黄的……看着自己亲手制造的香包,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脸,成就感满满。听说了香囊的含义和古代的佩带办法后,有孩子立马别在腰上,有的高举着,像拎着一盏小灯笼。还有的孩子表明要带回去给父母。
尝粽子,乐共享
吃粽子是端午节的重要风俗之一。6月21日下午,四3班学生就自己着手包了一回粽子。活动中,学生在教师,手把手地指导下,把两片粽叶卷一卷,糯米和肉包一包,细细彩绳捆一捆,包好后,再由食堂工作人员将煮熟的粽子,热火朝天地端到学生们的小课桌上。一时间,浓浓的粽香飘满学校,这也让学校内端午节的气氛更浓了。学生们吃在嘴里,甜在心上,满脸洋溢着节日的高兴。
演端午,懂感恩
6月21日下午,海宁市斜桥镇中心小学党支部安排洛溪皮影剧团的成员走进镇敬老院,展开端午粽飘香,情暖敬老院——斜桥镇中心小学闪闪红星志活动。
来到敬老院,白叟们看到学生们来看望他们很是高兴。洛溪皮影剧团的成员们热心地叫着“爷爷好!”“奶奶好!”一声声甜甜的问好瞬间让敬老院里充满了欢声笑语;随后,党员自愿者陪白叟们谈天,学生们为白叟们献上了精彩的表演。最终,整体自愿者一同祝愿一切的白叟们健康长寿,高兴无忧!
红星闪闪自愿服务队,2019年当选海宁市第五批学雷锋自愿服务同伴方案。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展开,我校金吕平教师自动供给经费保证,并积极参与到每一次的活动中。
老少和乐,其乐融融。在典范力气的推进下,服务队各项活动有条有理地展开,致力于营建关爱白叟的气氛,让队员们在做中学,知“孝”行“孝”爱“孝”,在学中做,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中华美德传承者。
“日子是教育的源泉,节日是教育的关键。”端午节是凝聚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传统节日,深邃而又悠长。本次活动让学生们经过观摩、着手、品味、考虑来感触、感悟,深化发掘端午节的深沉文明内在,让学生用心去体会我国的传统节日中包含的含义,更好地承继和宏扬中华优异传统美德,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推荐